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沂蒙军号之走出军营的日子>>正文
勇于担当,退伍不褪军人本色——兰陵县向城镇向城社区总支书记、北村党支部书记邢燕飞
2019-10-22 15:11  

他在部队是个好班长,在村支部一样是个好“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大胆创新,将一个贫穷落后村发展为村净和美、幸福宜居的美丽乡村。他就是兰陵县向城镇向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北村党支部书记邢燕飞。

邢燕飞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通讯班班长,1996年退役后回乡创业。几年时间,他就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能人。这时,部分村民代表及老干部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回村任职,带领村子致富奔小康。当时的北村,用“脏乱差”来形容并不为过——房屋交错,道路不畅,雨天根本出不了门。

顾小家,继续做大自己的生意,还是顾大家,带领村民一起致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邢燕飞没有任何犹豫,毅然回到了村庄,并于1999年高票当选为北村支部书记。

“群众选我做‘当家人’,我就要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这是邢燕飞上任伊始对老少爷们的承诺。

一字千金,字字真心。什么才是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就是最大的实事、好事。邢燕飞上任之后,就与离村不远的鲁南蔬菜批发市场进行协调沟通,帮助200多位村民在市场里找到了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致富。

随后,北村在向城镇率先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仅一个月的时间,全村310户村民全部拆迁,拆迁率100%,没有一名群众到镇、县反映问题。

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北村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一方面自筹资金,累计硬化路面2万多平方米,硬化率100%,绿化5000多平方米,规划排房180余户。2009年,该村又建设起了4栋居民楼和一栋1900平方米集图书室、健身室、办公区等为一体的办公楼,既妥善解决了群众住房问题,又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

在此基础上,邢燕飞有了更长远的打算,那就是想方设法实现村集体经济的产业振兴。只有产业兴旺了,村子建设发展的根基才能更牢靠。

2008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

这为邢燕飞指明了方向。向城镇是蔬菜种植大镇、强镇。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产业。北村产业振兴,蔬菜产业是最佳路径,而规模化经营又是必然选择。

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邢燕飞带领村“两委”在临沂市第一个率先开展了土地流转工作,全村共流转土地570多亩,全部建成了高标准温室大棚。

为了帮助村民种好大棚,邢燕飞还积极邀请相关的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给村民先进的种植技术。在他的悉心带动和帮助下,很多开展温室蔬菜种植的村民尝到了甜头,靠种菜发家致富,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村。

这就是退伍军人邢燕飞。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敢于担当,情系百姓群众、扎根基层、奉献智慧,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当代退伍军人的优秀品德,实现了一名退伍军人的人生价值,成为名副其实的模范退伍军人和农民致富带头人。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