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山东省优秀退役军人、沂水县信访局副局长辛欣的工作标尺。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回乡,他始终坚持退伍不褪色,为党的事业不懈追求,为社会无私奉献,也成为了群众温暖的“贴心人”。
26年前,辛欣走出校园,正式步入军队。13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也成为他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2006年,辛欣服从部队调整,转业到地方工作。“虽然转业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但是服务和工作的对象没有改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没有改变。”辛欣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转业13年来,辛欣先后历经沂水县总工会、防范和处理邪教、信访等工作部门和岗位。面对每一个岗位,他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和征程。
在沂水县总工会工作期间,辛欣面对的是广大职工群体,这一群体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基础。四年间,他走遍了全县大大小小的企业、学校及单位,为全县规范建立起1400多份工会组织档案,使全县工会工作开展有了组织保证,为此他也被评为“全省工会系统标兵”。
在防范和处理邪教部门工作期间,辛欣继续发扬军人品质、军人意志,对这一特殊人群进行一对一入户走访,一对一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现实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化工作方案。在两年的时间内,辛欣转化法轮功等邪教骨干分子15人,一般人员70多人,做到了教育转化不间断、持续性。这一经验做法走在了全市前列,也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由于工作扎实、成绩突出,辛欣随后被调任到沂水县信访部门工作。
信访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沟通民生民情的窗口。在老百姓心中,信访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信访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直接关系到党心民心。
如何才能完成这一光荣使命?辛欣心中早有一副标尺——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使命,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群众关心的事,都写在了一封一封的信访信里。辛欣就把群众来信当做了家书,真情听民生,真心听民意。但凡遇到来访群众,辛欣就把他们当做家里人,急他们之所急,解他们之所困。
辛欣常对同事们说,“咱们信访干部就应该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以群众事情当家事的作风,想方设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为来访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这一信访工作法,也被党委政府和群众称为“亲情信访工作法”。几年来,辛欣共接待上访人员近千人,化解信访案件近百起,有力维护了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也真正发挥了信访工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
此外,从2015年起,他连续两届担任县信访局党支部书记,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形成了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立场鲜明、政治追求明晰的优良品格,使单位党建工作始终走在全县前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光阴流转不改军人信念,角色变换不减军人本色。“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服务人民、书写人生最好的方式。”这是辛欣坚守的理念,也是他继续弘扬军人品质、军人意志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