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兄弟3人全都当过兵,家族中先后有8人走入军营。好男儿就要去当兵!”8月11日,费县马庄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朱景军自豪地说。
今年45岁的朱景军,出生在一个对军人无比尊崇的家庭。父辈中有多人参加过革命战争。朱景军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他早早领悟到,只有有了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才能有百姓的安居乐业。从那时起,强军梦就像种子一样,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1993年,他进入了多年来心驰神往的军营,在海军航空兵山海关训练基地政治部负责宣传工作。5年间,朱景军在部队大熔炉中练就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优秀品格。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优良的工作作风,三次获得优秀士兵称号,两次荣立三等功。
1998年,朱景军退役。他永远都记得,临行前部队首长满含深情地说:“记住,你哪怕只当一天兵,身上也会永远带着‘军人’二字的烙印。”朱景军把这句话深深埋在心底,立志要在强军梦的指引下,去军营外的广阔天地再立新功。
退役之后,朱景军到了天津。起初在企业打工,他敢担当、肯付出,很快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经过多年摸爬滚打,他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干事创业的同时,朱景军始终没有忘记承担社会责任。他每年都通过行业协会,向灾区和困境儿童捐款捐物。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8·12大爆炸事故发生后,他多次到一线给抢险救灾的官兵送水送饭,筹集捐赠了20多万元款项和物资。
2019年,为了志愿服务家乡的退役军人,响应国家号召,朱景军主动返乡,成为费县马庄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做好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庭的服务工作,同样是践行强军梦。”他斩钉截铁地说。
心有梦想,行有方向。上任不久,朱景军就创造性地组建了一支由退役军人构成的队伍——马庄镇退役军人先锋队。作为服务站工作力量的有效补充,这支先锋队坚持“保家卫民、有召必到”,不但在应急任务中充当先锋,还深入全镇所有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和群众家中开展服务活动。
今年5月11日,朱景军带着几名队员到90岁的建国前入伍老兵崔友田家中走访,发现老人已因病卧床多日。“他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但是这个儿子智力有问题,平时就对他照顾不周到,所以我得空就去看他。”朱景军说。
望着床上憔悴的崔友田,朱景军心痛不已。他马上安排队员们驾车将老人送到镇卫生院,后又转到县医院,给老人做了检查,办理入院手续。老人住院期间,朱景军每天都带着营养品前去看望,帮他洗刷、换药,陪他说话解闷。出院那天,崔友田紧紧握着朱景军和队员们的手,笑中带泪:“你们真是俺的亲人啊!”
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朱景军带领队员每天顶着寒风,轮班坚守在疫情防控值守点,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及信息登记,累计监测数千人次。不值班的人员除了装卸、发放防控物资,还到集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劝导外出群众戴好口罩,避免聚集。
阳光助学、集体献血、节日慰问……先锋队干得风生水起,今年还被团市委表彰为“青春担当好团队”,但朱景军却没有满足:“强军梦一天不实现,我们就一刻不停歇。要继续把队伍发展壮大,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这,就是一个沂蒙汉子的铮铮豪言;这,就是一名退役老兵的精神风骨!
临报融媒记者 石明兴 通讯员 李继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