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沂蒙军号之走出军营的日子>>正文
打破“沉默之声” 擦亮正义利剑 ——记市公安局兰山分局主检法医师耿令美
2021-01-20 16:37  

她,是一名普通的刑事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用敏锐的眼光、纯熟的技能、辛劳的汗水,比对着一幅幅DNA图谱,为百姓主持正义,为社会排忧解难。她,就是现任临沂市公安局兰山分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主检法医师耿令美。

耿令美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青海省格尔木市解放军第22医院从事急诊抢救工作8年。作为沂蒙儿女,她从小心中就萌发了红色基因的种子,立志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在格尔木期间,她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精神,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雪域高原,创造了该院1950年建院以来连续救治病人最多、单次收治病人最多的历史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2008年,耿令美依依不舍地离开军营,来到市公安局兰山分局,成为一名基层法医。一年后,分局成立DNA实验室,耿令美临危受命,承担起这项陌生的工作。她从零开始,加班加点学习,半年时间,实验室就正常运行了。

“掌握了操作方法之后,我就开始主动用好DNA这把破案‘利剑’,把收集到的每一个血样和以往案件的嫌疑人进行比对,每年能比对1万个。”耿令美回忆。而就是这看似不经意的付出,却换来了意外的收获。2011年,耿令美在检验重点前科人员血样时,发现有个强奸未遂的嫌疑人丁某,血样与2008年在江苏江阴一期强奸杀人案的嫌疑人高度吻合。

“当时,江苏警方现场提取到嫌疑人的物证、视频和照片,但DNA数据库一直没比中。”耿令美说,江苏警方还曾经发布两次全国协查。由于嫌疑人销声匿迹,警方没有能够再次获得破案线索。2011年,流窜到兰山区的丁某于酒后再次作案。接到受害人报警后,耿令美对其提供的嫌疑人DNA做了分析、比对。

“这是我用DNA技术帮助破获的第一件案子,让我更加坚定了对这项工作执着的信念。”耿令美说。

2015年下半年,市区连续发生多起恶性入室抢劫强奸案件,在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兰山分局投入警力100余人,对重点区域进行撒网式侦查,但嫌疑人反侦察能力很强,作案现场未留下任何痕迹,徒增了侦破工作的难度。一时间,案件侦破陷入迷茫。

终于,嫌疑人再次作案时,用手拿了受害人家中的水果刀,对两名受害人进行威胁。这把水果刀成为珍贵的物证。

“嫌疑人只是在作案过程中短暂接触过这把刀,并且戴着手套,说实话,分析出DNA的几率很小。”耿令美说,她没有放弃,咨询外地专家,反复实践,成功在水果刀上检出了三个人的混合DNA,并历时4个月分析出了嫌疑人。

除了打击犯罪以外,亲子鉴定、失踪人员、拐卖儿童、男性家系遗传调查……到处都有耿令美的身影。在刑侦大队DNA实验室工作的11年,她利用DNA技术直接破获刑事案件400余起,串并各类刑事案件300余起。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全市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并记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当选临沂市劳动模范、省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

“我虽然没有亲手抓获罪犯,但是我能为干警破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一样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耿令美说,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让沉默的证据“说话”,让犯罪分子无可遁形,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是她毕生的追求。

临报融媒记者 石明兴 通讯员 赵丽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