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临沂双拥网>>双拥信息>>正文
沂蒙军民的硬核浪漫 藏在每一份牵挂里
2025-08-07 09:50   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网站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十六个字,既是镌刻在沂蒙大地上的精神印记,更是流淌在沂蒙人民血液里的红色基因。

   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行动践行初心,将拥军优属化作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生动实践,跨越时空的军民鱼水情,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党群同心如春雨 点滴滋润暖军心

         盛夏的沂蒙,蝉鸣织就热浪,却挡不住一股比骄阳更炽烈的牵挂在城乡间涌动。

          一份牵挂能跨越山海。威海外训的沂蒙旅,收到了来自临沂的诚挚问候和祝福;远海的沂蒙山舰上,“沂蒙文化上舰艇”的横幅在海风里招展,银凤陶瓷的青花映着浪花,沂蒙特产散发出家乡的味道。

         一份牵挂能萦绕山川。“八一”期间,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走遍了驻临部队的角角落落,每到一处都与官兵们亲切交谈:“临沂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部队发展,当好官兵的坚强后盾。”

         这份流淌在沂蒙大地上的牵挂,如春雨般点滴滋润,是政策的温度,是情感的厚度,更是军民同心的浓度。那些带着温度的问候,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开出了更艳的花。

军民情深绽新花 文化润营情更浓

         军爱民如鱼依水,民拥军似藤缠树。沂蒙大地的双拥传统,历经98载风雨淘洗,愈发如沂蒙小调般醇厚动人。

         这份深情厚谊,体现在烟火气的牵挂里。临近“八一”,县妇联工作人员早早来到营区,“训练累了就歇歇”的家常话刚落,官兵们仿佛闻到了母亲做的饭菜香,汗水里都掺了几分甜。

山东省费县妇联工作人员关心武警中队官兵工作生活

         荣誉的传递,让这份情谊有了沉甸甸的分量。街道的两条胡同被喜庆的热浪裹着,工作人员捧着立功喜报走进军属家,街坊四邻的喝彩声撞在墙上阵阵回响,“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种子,在笑声里扎得更深。

         传统在延续,新篇也在悄然开启。山东省临沂市即将与郯城战斗模范连签订共建协议,让军民情谊抽出新芽,也为双拥工作注入新活力。

“八一”晚会《忆孟良崮》

         文艺的纽带,总以细腻的笔触系紧军民的心。“沂蒙薪火传 共叙鱼水情”联欢会上,《沂蒙颂》宛转悠扬的曲调颂不尽沂蒙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忆孟良崮》舞姿一旋,硝烟岁月里军民共饮一瓢水的赤诚流淌到了在场每个人的心里。

         英雄的故事,是双拥精神最厚重的注脚。不久前,纪念张楠烈士牺牲10周年悼念活动在“张楠广场”举行,当“张楠烈士永垂不朽”的缎带在晨风中轻颤,官兵们挺直的脊梁如群山巍峨,红色基因在追思中愈发鲜活。

水乳交融传温暖 尊崇老兵显担当

          八一建军节的荣光里,永远镌刻着老兵们的身影。

       “革命老区的兵,咱得护得妥妥的!”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明耀的承诺,像沂蒙山上的青松,稳稳扎根在每个人心间。

为抗战老兵进行健康查体

       “老年退役军人听力健康关爱行动”现场,智能助听器泛着金属的光泽,它们带着爱心帮老兵们听清岁月的回响,健康关怀的暖流在城乡持续蔓延;

         街巷里,工作人员拎着慰问品挨家串户:“大爷,优抚金到账没?”“大娘,生活中有哪里不方便吗?”,动态台账上的诉求被一笔笔圈注,“一对一”服务的承诺,比三伏天的凉风更让人舒心;

         拥军志愿者们带着慰问品走进抗战老兵季京方家,93岁的老人讲起当年拼刺刀的往事,声音虽颤,眼神却亮得像火把,阳光透过窗棂落在老人胸前的勋章上,照亮了满屋的红色记忆;

鲁东大学学生走访慰问莒南老兵

         养老院里,青春与白发的相遇格外动人,鲁东大学的学子们围坐在老兵身旁,听年近九旬的宋开成、李树友讲战场冲锋的故事:“当年就一个念头,保家卫国,死都不怕!”一场跨越代际的对话,把红色基因悄悄种进了年轻人心里。

         沂蒙的山记得,沂蒙的水记得,这片土地上的军民情谊,如沂河之水奔流不息,似蒙山松柏四季常青。

         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正编织成一张温暖的网,将军民情深包裹得更加紧实。这份爱,是对英雄的礼赞,更是对历史的铭记,让红色沂蒙的底色愈发鲜亮。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