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临沂双拥网>>先进典型>>正文
拥军模范岳勤祥
2019-07-01 11:04  

岳勤祥,男,67岁,兰山区银雀山街道办事处梨杭社区一名普通居民,原梨杭砖厂厂长。自1988年以来,每年“八一”建军节和春节,他都会买上米面油和瓜果肉蛋到部队慰问战士,从未间断过。30年来,岳勤祥累计花费20多万元慰问子弟兵,光收到的锦旗就有2000多面。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时候,他甚至不惜借钱也要坚持慰问子弟兵。2009年,岳勤祥获得了“2009山东年度新闻人物提名奖”。

生活朴素的“厂长”

岳勤祥的家很简单,一间大屋中,两张桌子,一排沙发,几把椅子,一张床,最显眼的就是屋子正中那台彩色电视机。岳勤祥的日常饮食也很简单,一碟咸菜、一块豆腐、一个煎饼。岳勤祥普通得走进人堆里就找不出来,看起来就像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这个经营了二十多年砖厂的厂长,怎么看也看不出一丝厂长的“范儿”。

1986年,岳勤祥承包了村里的砖厂,近几年,砖厂因为规模小、产量低,生意走向低谷,但他每年仍要拿出积蓄甚至借钱慰问部队官兵。周围亲人朋友都劝他不要再做“傻事”,可他一直坚持着。

谈起拥军初衷,岳勤祥说:“小时候家里穷,经常在外面要饭吃,也没念过书,但是我从小就对军人有好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岳勤祥观看电影《 大渡河》 时,被子弟兵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在电视和报纸上常常看到人民子弟兵闪现在抗灾抢险第一线,为部队做点什么的念头油然而生。

一开始家里人都不理解,“你说你厂子效益好的时候该做的做,厂子不好怎么也做啊?”岳勤祥的妻子说服不了他,只好听之任之,后来只能默许了。母亲默许不代表儿子们都赞同,二儿子反对得最厉害。创业初期本就多难,事故、债务、舆论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无法理解父亲的善举,二儿子跟岳勤祥大吵大闹了一番,见还是说服不了父亲,情急之下选择了自杀。多年后重提旧事,岳勤祥沉默不语,或许内心深处还留有对儿子的愧疚吧。

“家人同意,我就光明正大做;家人不同意,我就偷偷做;没钱我就借钱做。”岳勤祥这样的傻劲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社会上也有质疑的眼光、尖锐的评论,认为这是在作秀。他置之不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公益事业。

2000面锦旗,见证23年拥军情

“这面‘军民鱼水情深’是1988年部队送的,也是当时收到的第一面锦旗。”岳勤祥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面边角有些破损的锦旗说。当年,临沂武警支队二中队为了修补训练场地找他买砖,岳勤祥当即表态:“砖要多少给多少,钱我一分不收,你们保家卫国流血流汗,我这点砖算啥!”

1989年春节,砖厂经营略有起色,岳勤祥首先想到的不是改善一下自己家里的生活条件,而是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买了猪肉、大米、面粉等物品,送到了临沂武警支队二中队。

当他看到战士们巡逻的路坑洼不平,便悄悄地运来沙土、石子,把路垫了一次又一次。就在2009的建军节前夕,他又花了5000多块钱,亲自挑选了两车猪肉、鱼、鸡、木耳、粉条、西瓜等食品来到部队慰问。听说岳大爷要来,官兵们高兴地敲起锣鼓欢迎他。不擅言辞的他话虽不多,可那发自内心的质朴话语与溢满真诚与慈爱的笑容总能打动在场的每一位官兵。

武警临沂市支队二中队战士付超说:从我当兵五年来,每年逢年过节岳大爷都会带着礼品、日用品和生活用品来看望我们大家,我听我们部队领导说岳大爷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他每年都坚持来看望我们大家,打心眼里我们非常感激,非常感动。

20多年来,部队的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然而岳勤祥老人对战士们的感情不曾有丝毫改变。20年的光阴,他用自己一颗炽热心和对人民子弟兵始终不渝的情感,传承着伟大的沂蒙精神,创造出了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岳勤祥老人用这个故事,让部队全体官兵深刻地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军民鱼水情”。

武警临沂市支队二中队指导员李振说:岳大爷二十年如一日,关心我们中队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中队的一名官兵,这既是对我们的一份信任,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牢记老区人民的关心和厚爱,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以执勤和处突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区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

岳勤祥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儿韩俊深告诉记者,老岳是村里公认的好人,无论尊贵贫贱他都一视同仁。做一件好事不稀奇,难的是多年不间断地付出。2000多面沉甸甸的锦旗就是对“好人”最好的诠释。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