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正文
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第12期)|八七会议——扭转历史的关键时刻
2021-04-14 08:45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命运的会议——八七会议

会议背景

1927年,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席卷全国,革命中心迁移到武汉。遭到沉重打击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革命运动。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史称“宁汉分裂”。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决定“清党”,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就此破裂,大革命失败。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酝酿改变先前的政策,以应对困难局势。

由于当时形势非常紧张,交通异常困难,原定于7月28日举行的中央紧急会议不得不延期召开。

到了8月7日,通知到会的人员仍未到齐,中央委员尚不过半数,因此,这次会议既不能叫“中共中央全会”,也不能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只能称作“中共中央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史称“中央紧急会议”“八七紧急会议”。

55名中央领导,参会人数不到一半。

参加的有中央委员: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

中央候补委员:李震瀛、陆沉、毛泽东。

中央监察委员:杨匏安、王荷波。

共青团代表: 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

湖南、湖北、军委代表: 彭公达、郑超麟、王一飞。

此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及其助手牛曼、中共中央秘书邓小平。

由55人组成的第五届中央领导机关中参加会议者未过半数。其他人去哪儿了?

周恩来、谭平山、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彭湃、贺昌等正在发动“南昌起义”;一部分人如彭述之、刘少奇等不在武汉。

由于“时局紧张,交通异常不便”,有些代表来不及召集。

共青团的3名代表都是团中央委员,却以正式代表身份参加党中央重要会议,这在党的历次会议中极为少见。

根据邓小平的回忆,参加“八七会议”的人员分三批进入会场,由交通员带进去,每次不能带很多人。他说,当时武汉是大热天,都睡地铺,开会时甚至连门都不能开,进去了就不能出来。

紧急会议只开了一天,邓小平却在那里待了6天,他所做的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八七会议”是邓小平参加的第一次中央级别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内容也是邓小平记录的,这份记录原件现在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会议内容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毛泽东在会上批评陈独秀右倾错误:第一、在国民党问题上,党中央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始终没有当“主人”的思想;第二、在农民问题上,党中央不支持农民革命;第三、在军事问题上,“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毛泽东强调“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会议通过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

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作报告。强调党今后的任务是“要以我们的军队来发展土地革命”。实现这一斗争策略的具体方针是:第一、要更加注意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第二、要由下而上地注意争取群众;第三、要在暴动中组织共产党人占多数的、工农民权独裁的临时革命政府。接着,会议通过了《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

会议目的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

会议意义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左"倾错误观点和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情绪相结合,使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同时,却为"左"倾错误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对当时的革命形势缺乏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组织正确的反攻或必要的策略上的退却,借以保存和聚集革命力量,而是容许和助长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强迫工人罢工)。在组织上则开始了宗派主义的过火的党内斗争,过分或不适当地片面强调领导干部的纯工人成分的意义等。

八七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八七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也有缺点,它只注意反右,而忽视了防"左",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这是一个深刻的经验教训。

总之,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但是,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现,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给后来的中国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