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正文
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第19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成立前后(二)
2021-04-21 16:10  

合称“工农革命军”

浏阳工农义勇队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分开后,仍以二十军独立团的名义,打算绕道安义追赶起义部队。警卫团与平江工农义勇队汇合后,立即派人与浏阳工农义勇队联系,请他们回湘赣边界来,一起休整待命。此时,浏阳工农义勇队已到高安,探知南昌起义大军已达福建地区,无法赶上,又得到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的位置信息,于是部队中党组织负责人召集党员会议,经研究决定,将队伍开抵铜鼓集结待命。浏阳工农义勇队于8月20日到达铜鼓休整,对外称“江西省防军第一师第三团”。

8月20日,毛泽东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致信中共中央,强调:“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主张“立刻坚决地树起红旗号召革命”,建立工农兵政权。

警卫团进驻修水后,领导层根据中共中央“军事方面,乡村用农民革命军,城市用工人革命军,简称农军、工军,合称工农革命军”的决定,经与驻铜鼓的浏阳工农义勇队会商,于9月初在修水的山口镇(距修水、铜鼓县城各60里)召开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建军编师大会。这一天,山口老街像赶集一样热闹,当地民众热烈欢迎部队的到来。山口老街南面的万寿宫上方用红纸贴着大副革命标语,两边扎了象征喜庆的柏树牌坊。

两支革命队伍的主要领导和营以上干部均参加了山口会议。会场气氛热烈,会议决定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确定了师、团长的任命,决定余洒度为师长、余贲民任副师长、钟文璋任师参谋长兼一团团长,苏先骏任第三团团长,内部负责为党的“师委会”,为充实第三团力量,随时准备暴动,师委会决定从第一团(原警卫团)调伍中豪营部分武装和平江工农义勇队一部由伍中豪率领补充第三团。

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积极准备参加湘、鄂、赣、粤四省秋收起义。山口会议后,何长工、陈树华、杨立三等三人受命在修水县城商会会馆设计军旗。何长工根据自己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见过苏联红军军旗的旗样,提出了设计方案。三人在何长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推敲,设计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军旗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星内有镰刀斧头,代表工农,旗面左侧靠旗杆的一条白布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整个含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

军旗式样确定后,何长工立即组织县城里的梁幼陶、朱菊英等几十位裁缝师傅赶制,布店老板无偿献出红布料。经过几天几夜的紧张制作,100面崭新的军旗缝制完成,同时缝制了1000多块红领巾、红袖章,以备起义时使用。

9月初,毛泽东到达安源,在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具体部署了发动秋收起义、分路会攻长沙的计划。9月9日凌晨,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及一团全体官兵,颈系红领带,臂佩红袖章,高举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面鲜艳的红旗,引吭高歌:“红色领带系在颈,只顾死来不顾生。”随后,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和一、四团在总指挥卢德铭的率领下在渣津桥头召开秋收起义誓师大会,向工农民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秋收起义的目的,并号召工农团结起来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作殊死的斗争。接着,起义部队跨过修、平边界,占领平江龙门。

9月10日,第二团在安源举行起义。9月11日拂晓,驻铜鼓的第三团云集桥头大沙洲,接受毛泽东的检阅,战士们挥舞着步枪、大刀、梭镖,浩浩荡荡地向浏阳白沙进发,取得首战告捷的胜利。工农革命军顺利地占领了安源、醴陵、浏阳、白沙、东门市、平江龙门等城镇。同时,醴陵、株洲、长沙等地纷纷起义,武装斗争熊熊烈火,迅速燃遍湘东赣西的辽阔大地。

(作者单位:九江市政协文史委)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