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正文
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 (第24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
2021-04-27 09:28  

红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其前身主要是参加南昌起义、平江起义的国民革命军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农民军。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举行南昌起义。后失败,部队向广东东江地区转移。一部经潮汕抵达海陆丰;另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经大埔,沿粤闽、粤赣边界,于1928年1月抵达湘南宜章地区,并与当地农军发动湘南起义。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领导举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沿罗霄山脉南移,10月抵达井冈山,开创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宜章)起义农军与毛泽东所部在井冈山(宁冈)会师,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陈毅。1928年5月25日改称为红军第4军。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率领湘军独立第5师第1团发动平江起义,黄公略、贺国中率部响应。起义部队改编为红军第5军第13师,军长彭德怀兼师长,党代表滕代远。后失利,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主力于1928年12月到达宁冈,与红4军会师;黄公略率领一部留湘鄂赣边坚持游击战争。 1928年1—4月,赣西、赣南各地区先后举行农民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各游击纵队,后又改编成江西红军独立团。

1929年初,红4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创建新苏区。彭德怀、滕代远在井冈山根据地失守后,率部到赣南与红4军主力会合,4月返回湘赣边界,恢复井冈山根据地。1929年8月,彭德怀、膝代远率部转战湘鄂赣边区。9月,与黄公略所部重新组成红军第5军。军长彭德怀,政委滕代远,副军长黄公略,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1929年10月,李灿、何长工率领红5军第5纵队转战鄂东南,开辟新苏区。1930年6月,部队扩编为红军第8军(鄂东南红8军),军长何长工,政委邓乾元,参谋长卢匿才,柯庆施任政治部主任。1930年1月,由江西红军独立第2、3、4、5团及赣西南红军游击队合编组成红军第6军(赣西南红6军)。军长黄公略,政委刘士奇,参谋长曾昭汉,政治部主任毛泽覃。7月,改称为红军第3军。军长黄公略,政委陈毅(后为蔡会文),政治部主任周子昆。1930年3月,闽西各县赤卫队改编成红9军(闽西红9军),5月改称红12军(闽西红12军)。1930年6月,由原闽西红12军第3、4、5、6团组建红军第12军,军长武中豪(后为罗炳辉),政委谭震林,参谋长林楚,编入红1军团。

1930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全国红军集中组织,并成立军团以上的统一指挥机关。6月,活动在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4、6、12军组成红1军团;活动在湘鄂赣地区的红5、8军组成红3军团。8月,红1军团和红3军团在浏阳永和会师,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兼政委,总司令朱德,辖红1军团和红3军团,共3万人。

从1930年11月到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朱德、毛泽东的指挥下,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中央苏区红军发展壮大到约7万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成立,红一方面军总部撤消(1932年6月恢复,1934年1月再度撤消),其所属各部归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统称中央红军。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