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正文
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 (第48期)|毛泽东著作之《反对本本主义》
2021-06-10 17:34  

《反对本本主义》,写于1930年5月,原题为《调查工作》,是毛泽东同志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的“教条主义”被称作“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后来不幸遗失,直到1961年初才失而复得,是毛泽东非常钟爱的一篇文章。作为奠定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基础的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它也是1991年修订出版第二版《毛泽东选集》时,唯一增补的一篇文章。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调查研究切入,讲的是调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文章第一句话就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接着从七个部分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原则。比如: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必须洗刷唯心精神”,“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速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进步的斗争思想!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等。

《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包含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雏形,提出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问题,而且在于阐述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问题。刘少奇同志曾经这样说过:《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提得非常尖锐:调查研究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必须坚持的”。

毛泽东同志提出“反对本本主义”的命题已经过去90年,但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经常会冒出各种主观主义的东西。”它们与经验主义一样,都是与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严重背离的主观主义倾向,不仅过去危害过我们党的事业,而且现在仍以各种形式时隐时现,必须引起重视。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