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正文
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 (第67期)|抗战时期八路军第115师685团的部队变迁及主要战果(一)
2021-08-16 14:22  

八路军第115师抗战时期主要分成了四部分:一部分成立了晋察冀军区,一部分和山东纵队成立了山东军区,一部分和129师一部成立了冀鲁豫军区,另一部分加入新四军成立了第3师。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1937年8月25日,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和陕南红军第74师改编为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辖第343旅、第344旅、独立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教导大队,共15500余人。

第343旅下辖第685团和第686团。红1军团第2师为主改编成第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邓华。

1937年8月21日,第115师在山西三原县云阳镇(今属泾阳县)召开出征誓师大会,22日分批出发奔赴山西抗日前线,30日进抵黄河西岸的韩城芝川镇,31日东渡黄河,9月7日在山西侯马车站乘火车,沿同蒲铁路北上,不久进至平型关以西的大营镇待机。

参加平型关伏击战

1937年9月25日佛晓,第685团参加了平型关伏击战,主要占领老爷庙西南至关沟以北阵地,截击日军先头部队,协同第686团围歼进入包围圈之敌,并阻击从东跑池回援的日军,然后协同防守平型关的国军夹击东跑池日军。此役歼敌千余人,击毁汽车79辆、摩托车3辆、马车200余辆,缴获长短枪500余支、轻重机枪21挺、掷弹筒23门、炮1门、炮弹3000余发、战马53匹、日钞30多万元,以及一批重要文件和其他军用物资。第115师除687团外共伤亡500余人。

1937年10月23日,第115师政委聂荣臻率领包括第685团1连在内的3000余人前往晋察冀边区创建根据地,后成立了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兼政委。

参加广阳伏击战

1937年10月下旬娘子关失守后,第685团随旅部南进至昔阳以西的沾尚镇地区,于11月4日在广阳伏击西进日军,其中第685团3营由狼窝沟向北出击,协同第686团歼灭进入包围圈的日军,其余担任阻击日军回援部队的任务。该役毙伤俘日军750余人(其中俘虏3人),以及大批其他军用物资。第343旅共伤亡200余人。

赵城扩军

1937年11月9日,第115师师部率第343旅奉命从正太铁路南移,准备前往吕梁山脉创建抗日根据地,12日进至洪洞、赵城地区时,遭到阎军阻挠,于是就地开展工作,其中第685团在赵城地区扩军和宣传抗日。

1938年2月,以第685团2营以基础,组建了第5支队,支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

保卫陕北

1938年2月下旬,第685团随旅部和师部西进汾西,负责阻击日军西进,保卫陕北。

2月19日,第685团在平遥、张兰、段村等地袭击日军,歼敌100余人,又在兑九峪附近侧击从孝义西进的日军运输队,歼灭一部并收复大麦郊。

2月21日,第685团3营与第686团在隰县川口与从灵石县双池镇西犯的日军第20师团一部约1600余人遭遇,激战2日歼敌200余人。

2月底,日军第20师团一部占领了黄河东岸的军渡和碛口,威胁陕北安全,第685团随旅部和师部等分明向隰县午城地区开进,准备打击进犯日军。

3月2日,林彪在隰县千家庄被阎军第19军哨兵误伤,被安排回延安治疗,由第343旅旅长陈光代理师长,第686团团长李天佑代理第343旅旅长(不久因病辞职),第686团政委杨勇兼任代理团长。

3月16日,第685团随旅部、师部和第686团在午城地区伏击西进日军,在罗曲村附近,第685团全歼日军辎重部队200余人,缴获骡马100余匹,17日又在罗曲村击退从大宁出动的接应日军500余人。当晚,第685团(欠2营)主攻日军兵站午城镇,共歼灭日军50余人,烧毁汽车54辆,缴获一批军用物资。

3月18日,第685团在午城南北高地设立防线,负责阻击从大宁出援日军,配合第686团等部伏击从蒲县进犯日军,共歼敌700余人。

1938年9月上旬,华北日军为配合武汉作战及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第108师团沿汾离公路西犯,先后占领离石、柳林,进逼军渡和碛口,并炮击对岸宋家川,直接危险陕北边区安全。

9月17日,685团2营随同其他部队在王家池设伏,伏击因汾离公路补给线被第115师切断而被迫东撤的日军,共歼敌500余人。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