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正文
学史知来路 崇军守初心 (第96期)|​两个伟大的历史决议(一)
2021-12-31 08:5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发展壮大,能够带领人民在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重塑山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善于从历史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系统梳理历史进程,对于重要问题作出结论并形成决议,是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一种重要形式。到目前为止,党已经制定并通过了三份历史决议,分别是: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三份决议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廓清了重大问题,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促进了党内的团结,极大推动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文献。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着《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修正稿)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中,第一份历史决议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进入新阶段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第二份历史决议是在“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大幕徐徐拉开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两份决议的通过,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深远意义。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的统治地位,但由于长征途中形势危急,没有对政治路线问题进行全面讨论,产生“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导致在此后的一段时期中,全党上下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思想困惑,对革命斗争造成了负面影响。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环境相对稳定,中央有条件着手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路线问题,并将总结历史经验作为整风的重要形式。随着整风运动的全面展开,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系统总结党的历次错误,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的条件已经成熟。1944年5月,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以任弼时为召集人的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在任弼时、张闻天、胡乔木等人的努力下,经过多次易稿和修改,很快形成了决议草稿。1945年春,毛泽东开始亲自动笔,对文稿进行了至少七次修改。据胡乔木回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修改均在同一份铅印稿上进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的正是这三次修改的底稿。其中,第四次主要是对文字进行润色,第五次主要是在开头部分增加了一段话,第六次是胡乔木汇总毛泽东等人的意见而作一次局部性修改。这一修改稿上除了毛泽东的笔迹之外,还有其他领导同志的少量笔迹。1945年4月20日,决议被提交六届七中全会进行讨论,并获通过。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