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类型:A
临退役军人〔2024〕23号
关于对市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第A20240176号
建 议 的 答 复
孙百琴等11名代表:
你们在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具有临沂特色的双拥政策法规体系”的议案》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临沂,是沂蒙精神发源地,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有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迈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新时代沂蒙精神在沂蒙大地熠熠生辉。
针对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部队……实现双拥工作“五纳入”的建议。我们健全一个组织体系。市、县(区)、乡镇(街道)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村居(社区)成立由支部书记任站长的双拥工作站,在部门单位、重点企业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将双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规划方案,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纳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政绩考核。2023年,退役军人工作情况纳入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分值10分,内容包括“安置就业、双拥优抚、权益维护和服务质效”,其中双拥优抚2.8分,拥军优属工作情况占1.2分,占总成绩的12%。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临沂军分区和县(区)人武部党委工作报告都要汇报双拥工作内容。2024年2月5日,张宝亮市长在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政务公开、档案史志、地震气象水文、外事侨务、台港澳、广播电视等工作扎实推进,老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成效明显。”
关于坚持把双拥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坚持党委议军会……建立涉军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专题督办机制。我们完善一套制度流程。制定完善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专题会商会议制度,党政军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双拥活动。2023年9月7日,临沂市委常委会召开议军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任务,推动全市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再上新台阶。市委书记、临沂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任刚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市政协主席边峰列席会议。2023年8月22日,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暨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论述,传达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和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安排部署相关任务。市委书记任刚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
关于要建立健全拥军优属服务网络,针对军人、优抚对象等开展扶贫帮困、精神抚慰、化解矛盾……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防和军队改革相衔接、与军人和优抚对象贡献相匹配的拥军优属工作新格局。我们壮大一支队伍力量。做好双拥工作,需要党政军民齐努力。为此,我们实施“百千万”行动,不断壮大拥军力量。即组建百名拥军支前队伍。抽调双拥成员单位优秀退役军人和年轻干部,组建了一支平时服务地方、战时服务前方的拥军支前队伍,现有队员100多名。开展“千企万店共拥军”行动。以“自愿参与、联盟联动、合法规范”为准则,招募1000多家拥军门店,加入山东荣军联盟。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提供优先吸纳就业、购物消费打折、物资资助、心理援助等个性化服务保障,让沂蒙精神军民情深内涵不断丰富,掀起社会化拥军工作新热潮。
关于建议运用网络平台和新兴传播工具,通过在官方媒体开设“双拥”栏目……我们构建一套宣传模式。着力构建起阵地教育、媒体宣传、志愿队伍“三位一体”双拥宣传模式,使沂蒙精神在薪火相传中发扬光大。
以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中心,北部以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等为主线,南部以朱村红色教育基地、鲁南革命烈士陵园等为主线,打造“一南一北”红色教育阵地,开展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23年2月,山东舰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和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开展探寻沂蒙精神活动。
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双拥文化、彰显特色优势为重点,组织各县区积极打造双拥示范街、双拥主题公园、双拥主题广场,形成一地一街一园一广场双拥文化格局。2020年6月3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方网站“市县交流”栏目以《临沂市临沭县打造“双拥主题街”》转发了临沭县双拥主题街建设情况。双拥主题街内,全国十大英模事迹、临沭县优秀退伍军人事迹、临沭县最美退役军人事迹、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事迹以及双拥宣传标语被收录展示。一条条醒目的标语、一幅幅英模的图像格外引人瞩目,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得广大群众频频驻足观看。
充分利用一报一栏一号”等双拥宣传媒体,即临报融媒《临沂日报》、临沂电视台《沂蒙军号》电视栏目、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深入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和双拥动态,让双拥工作有声有色。2019-2023年,临沂日报连续五年发布现役军人立功光荣榜;并将当期报刊免费寄赠至当年立功受奖现役军人所在单位。2020年8月19日,《沂蒙军号》以《沂蒙精神引领下的机关党建②: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吹响“沂蒙军号” 担当奉献铸就退役军人坚实后盾》对我市机关党建进行了宣传报道,临沂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刘静接受电视台采访。
成立沂蒙老兵宣讲团和红领巾小小讲解员等“一老一少”两支宣讲队伍,组织两支宣讲队伍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系列宣讲活动,让沂蒙精神焕发出强大感召力,传递爱国拥军好声音、正能量。2024年4月21日,莒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老兵宣讲团讲红色故事活动。
关于提出拥军优属的主要社会力量要重点培养壮大“四支”的建议。正如您议案所述,我市由市双拥办牵头,依法成立了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在内的拥军优属社会组织,他们主动承担拥军优属责任,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为军人军属服务能力。早在2009年11月23日,临沂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促进会不仅注重物质拥军,同时还注重文化拥军,先后成立了拥军艺术团、爱国拥军书画院、沂蒙红嫂娘子军服务团等文化艺术志愿团队,广大文艺志愿者走进军营,为官兵送上精彩的文艺演出,演绎了军民水乳交融的沂蒙情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县区对标对表双拥新要求,各类拥军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2021年8月,费县爱国拥军志愿者联合会成立;2023年12月,临沂市罗庄区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
各类拥军组织高举爱国拥军旗帜,凝聚爱国拥军力量,围绕“让部队有保障,让军人无后顾,让军属有光彩”三件事情,开展服务部队、尊崇军人、关爱军属活动,持续擦亮“沂蒙精神沂蒙兵”具有鲜明沂蒙特色的崇军品牌,营造强军同心圆,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贡献了志愿力量。
双拥工作涉及到军队和地方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阶层、各种团体,事关经济发展,事关国防建设。双拥工作的广泛性决定了双拥政策的广泛性。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传承英烈精神,对烈士褒扬纪念,对烈属进行抚恤优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褒扬条例》;尊重抚恤优待对象,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依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规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依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为进一步规范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制定了《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为评选双拥工作成绩突出,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双拥模范城(县)制定了《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上述政策法规为我们做好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下一步,市双拥办将围绕军人军属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实际困难,突出艰苦边远地区和边海防一线官兵,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深入开展拥军活动,让崇军拥军蔚然成风。
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指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各位市人大代表既是全市新时代双拥工作的见证者,也是推动全市新时代双拥事业发展的参与者。衷心感谢各位代表对全市双拥工作的关心,恳请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工作,对我市双拥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4年7月16日
建议承办分管领导:厉建彬 承办责任人:战尊明
联系电话:8963786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