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403号
提案的答复
临沂是革命老区、兵员大市,现有退役军人32万名,其中退役军人党员约17万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着眼发挥退役军人人力资源优势,聚焦打造“沂蒙军号”品牌,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大典型培树力度,涌现出“沂蒙兵支书”“沂蒙优秀退役军人”等一大批先进模范,有效激励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
一、坚持系统性引领,促转化促转型
临沂紧贴退役军人基数大、类别多、分布广的实际,多形式多手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用好平台阵地。发挥“四级”服务体系优势,编写《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思想政治工作实用手册》,抢救式挖掘1100余名老复员军人事迹,汇编《老兵永远跟党走》光荣册,制作《致敬沂蒙老兵》画册,实现思政教育全覆盖。二是突出荣誉激励。常态化办好“荣归沂蒙 再启征程”系列活动,自2020年以来累计接回1.2万余名退役军人,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地方、融入社会。收集沂蒙优秀退役军人事迹,编写《沂蒙精神沂蒙兵》读本,让退役军人学有榜样、做有标杆。三是开展教育培训。结合适应性培训、岗前培训等时机,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近年来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引导他们强化为民情怀。采取“兵带兵”“兵帮兵”“兵教兵”等形式,依托基层服务站、志愿服务队,对新退役人员进行思想帮带,引导他们尽快实现能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二、坚持品牌化推进,提士气聚力量
《沂蒙军号》栏目是全国地市级媒体首档军事题材类电视栏目,自2020年7月1日首播以来,产生了良好教育效果。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品牌培育力度,“沂蒙军号”已经成为服务退役军人、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的重要平台阵地。相关稿件在《中国军号》专栏刊用。一是讲好实干担当故事。以“沂蒙优秀兵支书”为题材,报道沂水县王成成带领村子实现美丽蝶变、沂南县李凤德打造远近闻名的幸福村、郯城县冯庆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等,引领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连续举办三届“沂蒙优秀兵支书”发布仪式,在网络评选中累计投票2500余万张,访问量累计300余万人次,发布仪式在线观看量累计120余万人次,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二是讲好艰苦创业故事。用好7.6万家军创企业资源,加强退役军人创业典型、创业品牌的宣传力度。深入挖掘罗庄区刘保起从小作坊做起的筚路蓝缕、临沭县邢自庆创办启千商贸的艰难起步、沂南县苏晓涛兴办儒将创业大学的奋斗历程等,充分阐释“兵在前商在后,国在前家在后,义在前利在后”军人创业内涵,激励退役军人历练本领再建新功。三是讲好奉献爱民故事。着眼强化退役军人宗旨意识,宣传“大爱无疆”志愿服务队关爱老兵、“雷锋团”志愿服务队热血为民、“沭河军歌”志愿服务队爱老敬老等事迹,凝聚更多公益力量。
三、坚持常态化服务,明责任强担当
适应地方工作生活,退役军人面临着人生转轨、事业转型、思想转化等实际问题,需要做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引导工作,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关心关怀,缩短适应期,提升融合度。一是突出重要节日。每年春节期间,市县退役军人部门采取发放慰问信海报、慰问短信等形式,向他们送上节日祝福,激发荣誉感责任感。“八一”期间,由各用人单位、基层服务站广泛开展退役军人座谈会,畅谈发展变化,回顾军旅生涯,增强军人初心使命。2023年发放海报、短信40万份(条),召开座谈会500余场次,起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做好日常联系。广泛开展“到基层去、到退役军人中”等活动,市县深化 “传承鱼水情、服务沂蒙兵”党建品牌创建,常态化联系1万余名退役军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情感认同。三是开展志愿服务。以“山东老兵 戎耀沂蒙”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为主要构架、专业志愿服务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市县乡村四级队伍体系,自局组建以来全市有4000余支“山东老兵”志愿服务队、4万余名退役军人在民生服务上大展身手。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000余次,服务总时长达65000多小时。
四、坚持针对性教育,解疙瘩提认识
以往退役军人群体中,因为一些信访问题影响了整体形象,个别人员甚至长期走不出思想误区,迫切需要做好针对性教育引导。为此,全市退役军人部门坚持以思政为抓手,有效促进思想转化,达到了弘扬正能量、树立新形象的目标效果。一是解读政策消除疑惑。针对性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利用“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送法进军营”等法律政策宣传时机,主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等退役军人相关法规政策宣传解读。在接待来访人员过程中,由专门业务科室人员,对相关政策进行专业性解读;对政策不理解的部分来访人员,共同学习政策文件,实现双向交流,引导退役军人正确理解政策,从源头消解矛盾。二是解开扣子转化思想。坚持“一家人”服务理念,高标准完成日常接待工作,利用思想工作、社会调解、心理疏导等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赢得信任和理解。将群众工作主动“送上门”,利用约访、下访等工作制度,主动了解群众诉求,将工作做在前,问题解决好,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促使思想转变,树立正确观念。三是解决问题激发干劲。针对疑难问题,追根溯源,查找问题症结,联合公安、信访、民政、人社等部门,制定解决方案,依托属地村居、用人单位、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等单位,综合施策共同做好问题化解工作。用好“两项基金”,发放困难帮扶资金和创业扶持贷款,截至目前,共帮扶退役军人6517人次。对生活困难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共走访8155 人次,送上慰问金慰问品 849.5 万元,解决实际问题,保障生活基础,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巩固“沂蒙军号”品牌优势。不断尝试和探索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与电视台的沟通合作,持续做好“沂蒙军号”品牌栏目,强化与报业集团的合作,在学习强国栏目设立“沂蒙精神沂蒙兵”宣传专栏,持续探索与多媒体合作方式,提升先进退役军人事迹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二是打造“沂蒙精神”红色教育传承带。以“沂蒙革命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三个省级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辐射点,引领周边县区整合资源,打造一条成熟完善的“沂蒙精神”红色教育传承带。突出沂南县红色资源集中优势,以建强红色阵地、拓宽教育载体、优化教学模式为着力点,聚力打造退役军人思想政治“红色矩阵”。三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引领阵地。开展“沂蒙精神沂蒙兵-争做教育基地推荐人”系列活动,继续推选、命名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将基地和示范点与退役军人示范班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有计划的进行定期宣传、培训,用活用好基地和示范点的现场教学优势。